作為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、機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、人體組織更新和修補的主要原料,蛋白質自1838年發現以來,一直被譽為“生命的基石”。但你知道嗎?其實,蛋白質也有“好壞”之分。
根據國際血脂專家小組基于現有研究數據,以“膳食中蛋白質攝入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”為衡量標準,繪制的“蛋白來源金字塔”(刊于《Clinical Nutrition》)中,蛋白質排名由劣向優依次為加工紅肉、未加工紅肉、禽肉、雞蛋和奶制品、魚肉,而位于塔尖頂端的最好的蛋白是大豆、豆類及堅果。眾所周知,大豆、豆類是豆制品的主要原料,也就是說,豆制品是“蛋白來源金字塔”塔尖頂端食品!是最優質蛋白來源食品!
據不完全統計,豆制品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、優質蛋白質以及鈣、鎂、鉀、大豆異黃酮、B族維生素等對身體有益的營養物質,具有補鈣、保護血管、調節血脂、增加胃腸動力、護肝、改善新陳代謝、幫助改善體重、保護心臟健康、降低患糖尿病風險等益處。正因如此,近年來,以大豆飲品、豆腐及相關制品、大豆組織蛋白食品等為代表,豆制品已崛起成為世界上消費最廣泛、最流行的食品之一!關于大豆及其制品對于人類健康益處的科學論證成果也越來越多,更驚喜連連!近日,《美國醫學會雜志》刊登的一項最新前瞻性隊列研究就發現,每天增加攝入豆腐等植物蛋白的比例,對長壽有益。
該研究分析了1995年至2011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飲食和健康研究中416104名男性和女性的數據,他們的總體中位年齡男性為62.2歲,女性為62.0歲。在考慮到一些重要的臨床和其他危險因素后,發現在每天攝入的能量中植物蛋白(而非動物蛋白)占比每增加3%,早亡風險可降低10%。如果用豆腐等植物蛋白替代雞蛋,男女早亡風險分別降低24%和21%;用豆類等植物蛋白代替牛肉等紅肉,可使男女早亡風險分別降低13%和15%。